James弟兄的交通
好,我就先当那个「坏人」来开头,最后由Mark弟兄来收尾。这段交通,我想先从两个「资料点」开始,激励我们,不要把我们正在做的事当成例行公事。
周三,Ron 弟兄交通说到:我们可能落在一种「例行的召会生活」—例行的服事、例行的生活。那种例行,就是我们只是照着形式走;我们在召会生活里一段时间了,也在聚会里,心里可能就想:「一切都很好,一切都在进行。」但我们真的不该这样想。更确定的是,我们不该忽略撒但的诡计。
所以请思想这个。我只是从我心里—也是我们众人的心里—对你们说。以下是我想提的两个资料点。
资料点一:年轻人中的自杀事件
在过去三个月,北美与中美洲众召会中,发生了三起自杀事件。三位召会孩子。其中有一位姊妹是带领弟兄的女儿。另一位年轻弟兄—他的哥哥现在正在全时间训练。你能想象吗?同一个家庭,一个儿子在全时间训练,另一个孩子却结束了自己的生命。
大约十二年前,在我们当地也有一位年轻弟兄自杀。他的哥哥已全时间服事将近十年。我的重点是:不要以为这不会发生;不要以为「我在召会生活中、我走得不错,这不会临到我们。」对我们年轻人的生命,有一个迫切的需要,也有一个强烈而精准的攻击—要叫他们觉得自己不配、没有盼望、生命不重要、没有价值。这是其中一个极端—第一个资料点。
资料点二:训练人数的下滑
另一方面,我还要提一件事。这个秋季学期的全时间训练,新进学员的人数是历来偏低的之一(除了 COVID 期间),只有 69 位。在回训的学员(第一、第二、第三期)中,有 29 位离开。这几乎也是历来偏高的中途退出人数。
现在看看这个房间:大约有 200 位家长,代表着大约 600 位南加州的孩子。每一年,南加州大约有 125–150 位召会孩子从高中毕业。照理到大学毕业时,约有 125 位可投入训练。但今年只有 16 或 17 位来。125 位里只有 10%。十个里面只有一个来训练。
是的,有些人可能在工作、念研究所,或计画晚一点来。但即便如此,这个数字仍该使我们省察自己的道路,也省察作为家长与服事者,我们正在把什么价值放进孩子里。我们甚至听见,有孩子想来训练,父母却说:「不要去。你需要念研究所,你需要找工作。」
所以我公开地问:你愿意让你的儿女去服事主吗?
神、教育与品格
李弟兄常提「神、教育与品格」。但我担心,对我们许多人,尤其在亚裔家庭中,教育已经坐了第一位。你家中第一位的是谁或是什么?我们是否先求神?我们是否给神居首位?神的国是否居首位?还是教育居首位?
我们花上数千元给孩子请家教,进最好的学校;但我们是否意识到,无意之间也可能为他们打开一扇门,使他们一直往召会生活之外流去?
有一位母亲含泪来找我。她的三个孩子都进了长春藤名校:一个否认了信仰,第二个停止聚会,第三个?尚未定论。这一家在召会中是忠信的,但他们不断催逼孩子参加课外活动、创办非营利组织、做各种「热情计画」。李弟兄确实说过,我们该得着最顶尖的教育;但别忘了他接着说的:「得着最顶尖的教育后,把它都奉献出来,为主全时间服事。」
《你要去的地方,并不是你将成为的人》
我在 Acacia Wood 的大学预备课会用一本书,叫做《Where You Go Is Not Who You Will Be》(你要去的地方,并不是你将成为的人)。它揭露了社会里一个不健康的连结:不论父母或孩子,将自我价值与学校名声挂钩。
没错,我的其中一个孩子进了所谓的长春藤。但蒙主怜悯,这位孩子现在在全时间训练。不过我心里也挣扎过:花了那么多钱,我心想,「你欠我,先去工作,再去训练。」
但我的另一个孩子读的是社区大学。我们是否能接受孩子去 Fullerton
College?还是那会刺伤我们的骄傲?圣徒们,忘掉你的面子吧!这是生与死的问题。当然,我们盼望孩子在他们的「度量」里做到最好;那可能是州立大学、社区大学,或技职学校—主怎么带领都可以。
也别忘了,许多顶尖领袖并非出自顶尖名校。Apple 的执行长?阿拉巴马州的 Auburn University。Microsoft 的执行长?University of Wisconsin。Walmart 的执行长?University of Arkansas。欧巴马总统先从 Occidental 起步。川普总统在进 UPenn 前先就读 Fordham。重点不是校名。真正的问题是:我们家中「第一位」的是谁或什么?起初的爱?国度?还是教育与名望?
「星巴克式」的召会生活
Ron 弟兄曾警告,在南加州,第二代圣徒正被养成一种「星巴克式的召会生活」:舒适、富足,却双重生活。我们的孩子开着特斯拉、用 iPhone、MacBook、穿名牌;但我们当中不少人是穿着二手店的衣服长大的。我们是否在养成「在锡安安逸」的孩子?像耶利米书 48:11 的摩押,从幼年安逸,没有从这器皿倒到那器皿,气味、滋味也都没有改变?
这一代很会适应环境。他们可以跟召会的朋友在一起,呼求主、作见证;但一散会,就回到 Netflix、串流、游戏。圣徒们,每年应该有不只 15 位孩子去训练。训练不是一切的终点,但它是指标。问题是:我们是在养成安逸的一代,还是绝对追求基督的一代?
回应主的呼召
世界局势常是神行动的指标。战争、混乱、暴力—都显明神要作事;而祂总是呼召年轻的一代。亲爱的圣徒,作家长的,我们不要成为拦阻。让我们重新省察自己的道路。不要变得例行、公然、进入中年后的松弛,把一切都交给年轻人。直到我们离世为止,都要火热于灵。
最近我与纳什维尔一位 83 岁的弟兄谈话。他去年向四位邻居传福音,其中两三位得救。他 83 岁了。我最近向几位邻居传福音?圣徒们,新的学年,让我们有一个新的开始、新的奉献。这里的 600 位孩子都是我们的孩子。愿主得着每一位。
仇敌的策略:数位霸占
我还有一件「不好听」的事要分享,关于仇敌的策略。顺带一提,这是三次交通的第一场;下周六在 Fullerton 还有两场。盼望你能来。
仇敌推动两个极端:
- 把你的生命给别的事物;
- 让你觉得生命是虚空、毫无价值。
他使用的主要工具,就是我们接下来要谈的主题。我有 42 张投影片要在 30 分钟内走完,我们开始。
赎回光阴
我们来读以弗所书:保罗对以弗所人—也是对我们—说,时间非常宝贵,我们需要有目标、有目的。我们必须有意识地使用时间;若不去买赎、不去把握,时间很快就失去。对我们与年轻人都一样:要刻意、要有目的地使用时间。阿们?
凡事都可行,却不受其辖制
在哥林多前书,保罗对比了饮食与淫乱。许多事对我们是「可行」的;然而,即使可行,也可能把我们带到其权势之下—被霸占、被篡夺。在数位时代,这点表露无遗。
如今大家都注意吃进肚子的是什么—生酮、素食、不吃红肉。但有谁留心进到头脑里的是什么?谁在留意我们孩子「摄取」了什么?很多时候是无人看管、无规范的。
自 2007 年起,历史上最普遍的成瘾扩散开来:智慧型手机。全世界超过一半的人每天使用。它带来焦虑、忧郁、自杀,尤其在少女中明显。每天有 3,000 人死于边开车边传讯。像所有成瘾物一样,它刺激多巴胺,使人感觉良好,让你一再重复。
一生时间的分配
这张图上每一个圆点代表 30 天。如果你的孩子活到 90 岁,这就是他的一生。起初他们会想:「哇,我有好多时间。」
但再看仔细一点:
- 睡眠:288 个月。
- 学校或工作:126 个月。
- 坐在车上:18 个月。
- 煮饭与吃饭:36 个月。
- 家务:36 个月。
- 盥洗打理:27 个月。
剩下所谓「自由」的 334 个月。关键来了:平均青少年每天 7.5 小时盯着萤幕—手机、Chromebook、Netflix、游戏。这几乎把他们的自由人生整个吞掉。召会在哪里?圣经在哪里?与主个人同在的时间在哪里?都没了。完全被夺占。
我们怎么走到这里
1980 年代:笨重电脑。
1990–2000
年代:网际网路。
2000 年代初:行动电话。
2007 年:iPhone。
2009–2010
年:社群媒体大爆发—Facebook、Instagram、Twitter、TikTok。
这些改变世界的产品入侵了我们的生活。公司为了利润,否认对心理健康的影响;粉饰太平,做公关、强调「好处」。
但想想看:Steve Jobs 不让自己的孩子在高中以前用智慧型手机。Mark Zuckerberg 也不让孩子太早用 Meta 帐号或手机。为什么?若连发明者都限制孩子使用,难道我们不该更谨慎吗?
加州的新法
就在两天前,加州通过了一项法律(可能面临司法挑战)。自 2027 年起,社群媒体公司必须显示类似香烟的警语:登入时显示 10 秒—「这可能危害你的健康」;连续使用三小时后,再显示 30 秒提示。即使是自由派、进步的加州都承认这一点,这本身就说明了问题的严重。
青少年的大脑
特别是男孩,负责自制、规画、解题、动机的前额叶皮质,要到 25 岁才成熟。用不断的数位刺激轰炸它,会阻碍并扭曲这些重要能力的发展。青春期前的孩子特别脆弱;很少人能自我节制。
11 岁拥有智慧手机
在美国,多数孩子到 11 岁就拥有手机。有一家人对孩子说:「到 16 岁以前不准用手机。」取而代之的是骑登山车、运动、各样活动。他们的孩子很快乐、很充实。11 或 12 岁真的需要手机吗?多半不需要。
话说清楚:我不是说「把手机都拿掉」。我们活在科技社会;他们需要用它与教练、老师、父母联系。但—要小心使用。
从「玩耍为本」到「手机为本」
在 iPhone 之前,孩子在外面玩—运动、搭堡垒、骑单车、爬树。他们学合作、社交、解决问题。如今,这一切正在被「手机为本」的童年取代。真实世界「过度保护」(「外面危险,不要出去」),虚拟世界却「保护不足」。
到 2016 年,近 80% 的美国青少年有智慧手机;今天更高。他们每天花 7–9 小时在 Netflix、YouTube、社群媒体、游戏、色情上。
社会影响(15–18 年的资料)
- 睡眠不好—醒来时,第一个念头不是「主耶稣,我爱你」,而是手机。孩子半夜无人看管上网。有些父母会在家里 10 点关网路—这是明智作法。
- 忧郁—女孩增加 145%,男孩增加 161%。研究显示,三分之二的高中生会经历忧郁发作。
- 焦虑—尤其 18–25 岁。女孩每天用社群 5 小时以上,罹患忧郁的机率是不用者的三倍。
- 自伤—女孩的急诊自伤就医,自 2005 年以来增加近 200%。
- 孤单—对女孩影响尤甚。
- 「无法起飞」(男孩)—失去动力,只活在虚拟世界。与网红、运动明星相比后觉得不可能达到,于是放弃努力。
- 色情—只需几下点击,尤其男孩即可进入不道德的网站;几乎无任何规范,正在恶化。
- 自杀—与前述的数位霸占息息相关。
Mark弟兄的交通
我想问:在座有没有人没有智慧手机?大家都有?好,那请举手:谁有智慧手机?请把手举高。
现在,若你的手机没有任何「资讯流」类的 App—没有新闻、没有社群媒体、不会自动推送内容—只有电话、行事历、简讯,那你可以把手放下。
剩下手还举着的,请再想想:你有没有发现自己做过所谓的「厄运滑」(doom-scrolling)—一篇接一篇、一则接一则地滑,半小时过去才发现看了一堆没有价值的东西?若有,请把手放下。
若此刻还有手举着的,请站起来。这些人从来没有「厄运滑」,只把手机用在有效率的用途上。有人吗?若有,请上来告诉我们秘诀。我的手是放下的!
事实是—没有一个人。我们都会被卷进去。所以我不是以「已经完全」的身分说话;我们都需要医治。
挪亚的日子
马太二十四章说到末了的日子:「挪亚的日子怎样,人子降临也要怎样。」人吃喝嫁娶—这些都是生活所必需,并非本身邪恶,但人因此被占有、被蒙蔽,不知道将要来的事。
智慧手机也是如此。它几乎成了生活必需品—没有它几乎难以存活。但撒但把生活必需,转化成私欲,进而霸占、占有人。
所以,装置与社群媒体并非天生就是坏的;它们很有用。但就像摩西的杖一样,我们怎样「抓住它的尾巴」来拿起,决定它是要害死我们,还是要扶持我们为着神的行动。
关键:与儿女诚实相交
重点是:若没有与儿女诚实、透明的相交,我们毫无胜算。要碰他们「用手机」的事之前,先要摸到他们的心。
我知道在我孩子身上,若我碰他们的手机,就是碰他们的身分认同。把手机拿掉,对他们来说就像把他们自己拿走。因此,我们在「怎样」与「何时」碰这个题目上,必须有智慧、有审慎。
最糟的时机,就是你「抓到」他们滥用之后,马上要订家庭媒体公约。那时情绪高张,像白刃战。我们要等合适的时机,用智慧来处理。
玛拉基书 4:6—使心转回
旧约最后一节,玛拉基书 4:6,预言末了的日子:「祂要使父亲的心转向儿女,儿女的心转向父亲。」
若我们的心没有先转向儿女—特别是父亲—就不会有真正的交通。母亲多半天性已转向,但父亲常需要帮助。只有双向的「心转回」,我们才能真实地牧养、对谈。
三个实际要点
这三点出自欧洲青少年特会的一段交通,说到如何使心转回并建造有意义的关系:
- 诚实
- 若我们不诚实,孩子就不会信任我们。
- 例子:我把手机拿掉,说「你整天在用手机」,孩子回我:「你也是!」我第一反应是找理由—「我用来工作」、「我是家长」。
- 但诚实的说法应该是:「你说得对。我也滥用了手机,我没有作好榜样。我们要怎样彼此帮助,把这条蛇制服?」
- 欣赏(承认)
- 孩子不该只在做错事时才听到我们的声音。
- 在某些文化里,我们怕称赞会宠坏他们,但孩子需要被承认、被欣赏。
- 就算七天里只有一天记得把手机在晚上交下楼充电,我们也可以肯定他:「谢谢你遵守。我们很欣赏。」人天然会盯着那「六次没做到」,但欣赏能建立信任。
- 时间
- 关系需要时间。研究指出:
- 一般点头之交:约 50 小时;
- 有意义的关系:90 小时高品质相处;
- 亲密关系(如婚姻):200 小时。
- 载他们上学不算;讲课式的「说教」不算;双方真心倾听的对话才算。
- 若不花真正的时间,我们无法从「泛泛之交」跨越到「有意义」,让他们愿意向我们敞开心。
严肃的呼召
我承认—在诚实、欣赏、时间这三点上,我都失败过。但在这世代的末了,主仍需要一班父母的心转向儿女,也需要儿女的心转向父母。只有如此,我们才能展开那些必要的谈话—关于手机、社群媒体、心理健康,更重要的是关于神的目的。
下周在 Fullerton,我们会继续更实际的交通,帮助我们的孩子。若你还没报名,请报名。主要在这一代得着一些东西。